首页

女S视屏

时间:2025-05-22 21:44:49 作者:广东发布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 浏览量:86732

  中新网北京11月29日电 (记者 孙自法)如何保护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知识产权、促进专利转化运用、提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11月29日下午在北京举行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郭雯、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公共服务司司长杨帆围绕媒体相关提问分别予以回应和解读。

11月29日下午,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企业知识产权

  郭雯说,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依法平等保护各类所有制企业的知识产权,积极回应和解决各类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关切与诉求。

  其中,保护民营企业知识产权、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方面主要开展了四方面工作:

  一是加大保护力度。截至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已批复建设123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备案的各类创新主体超19.3万家,其中75%以上为民营企业。

  二是提升创新能力。加强高校、科研机构同民营企业之间的技术对接,为中小企业发展赋能。目前,已有超1.7万家企业参与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其中绝大多数为民营企业;已遴选近700家民营企业参加开展“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

  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最大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创造;推广“普惠金融服务”,助力民营企业高效获取资金支持。

  四是拓展纠纷多元化解渠道,指导民营企业通过调解方式快速化解知识产权纠纷。今年前三季度,以调解方式服务民营企业9.7万家。

  近年来,中国吸引越来越多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兴业,充分体现外资企业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认可。数据显示,2024年1至10月,国外在华发明专利授权9.2万件,同比增长5.3%;商标注册12.1万件,同比增长13.1%。

  在回应外资企业知识产权诉求关切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主要开展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主动对接标高标准的国际经贸规则。中国已加入几乎所有主要的知识产权国际条约,成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管理的专利、商标、外观设计三大国际注册体系的重要用户。每年都有大量的国外企业通过这三大体系在华开展知识产权布局。同时,中国还相继完成商标法、专利法新一轮修改,建立国际上高标准的惩罚性赔偿制度。

  二是严格实施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保护。高效解决药品上市审评审批环节的专利纠纷,保护创新药企合法权益;坚决打击专利恶意无效和商标恶意注册等行为,相继妥善处理涉及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泰国、丹麦等国家相关企业的多起知识产权纠纷。

  三是建立与外资企业的常态化沟通机制。2023年外资企业对华知识产权保护的满意度提高了1.44分,继续保持稳步提升。

  郭雯表示,国家知识产权局下一步将更好助力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更加完善与外资企业的沟通机制,为外资企业深耕中国市场持续注入信心。

  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成效显著

  王培章介绍说,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开展一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各部门各地方,针对高校和科研机构普遍存在的专利转化运用问题,加快推动专项行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落实,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形成促进专利转化运用的“1+N”政策体系,各类政策间的一致性、协同性明显增强。

  二是全面摸清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家底”。完成对全国270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共计134.9万件存量专利的全面盘点,筛选出一批具有产业化前景的发明专利进入可转化资源库。今年前三季度,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让许可备案次数超过3.8万次,同比增长24.1%。

  三是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运用专利技术实现创新发展。深入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组织超过1.7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参与;组织超过40万家创新型企业在线上进行存量专利订阅和评价,助力中小企业获取专利技术,推动中小企业专利产业化进程。

  四是推动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指导地方、央企围绕人工智能等300余条细分产业链,开展知识产权强链增效工作,以知识产权赋能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

  五是全社会重质量促转化的意识明显提升。今年前三季度,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新增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占比进一步提升到70.9%,专利申请质量稳步提升。

  王培章还透露,2024年“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在全国各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近万次,参与企业20余万家。其中,各地累计路演推介专利1万余项,达成投融资意向金额200多亿元。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基本全覆盖

  杨帆介绍说,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实施一年来,已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持续优化。在全国布局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重要网点423家,地市级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162家,基本实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全覆盖。各级各类公共服务机构面向企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开展各类知识产权服务超300万次。

  二是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利企便民水平进一步增强。建成“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实现知识产权信息查询、数据下载和业务办理“一站式”线上服务。

  三是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支撑科技创新更加有力。在全国各地产业园区设立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站935家,其中797家公共服务工作站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提供“菜单式”知识产权公共服务。

  四是知识产权数据利用效能有效提升。发布《知识产权数据资源名录》,累计开放专利、商标、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基础数据种类达60种;聚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累计建设专利专题数据库28个,月均累计访问量超468万次;累计建设区域性专利专题数据库169个。

  杨帆透露,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平台将于2024年底前上线试运行,建成后将实现国家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功能,包括服务知识产权全链条的应用功能、畅通信息共享的数据枢纽功能、促进央地业务协同的载体功能。

  他表示,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还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探索更多应用场景,提升知识产权服务的便利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完)

【编辑:陈海峰】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1000种对谈会在天府书展举办

跨越千年,如今马面裙依然受追捧,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迪奥事件发生后,更是激起了国人对中华传统服饰的热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温少华表示。

江苏徐州海铁联运今年发运量已突破11000标箱

7月10日至14日,第三十一届海宁中国皮革博览会和2024中国时尚大会在该地举行。本次博览会为期5天,展览面积达2万平方米,共有150余家企业参展,中国时尚迎来“海宁时刻”。

俄罗斯:洪灾持续 奥伦堡市水位刷新纪录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海洋资源大省,浙江正在推动科学家、企业家和金融家跨界融通,通过搭建“握手”通道,壮大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提供有力支撑。

数万民众海南保亭嬉水狂欢过“七夕”

“在我们家,相互支持和鼓励是一种传统。当我遇到困难时,家人总是给我最大的理解和支持。”《传承——郑建宣、郑志鹏父子物理学家传》新书发布会日前在广西南宁举行。谈及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84岁的郑志鹏如是说。

联播观察|美好春光里的“特别”会见

风险信息显示,恒大地产现存560余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471亿元。此外,该公司还存在多条限制消费令、失信被执行人(老赖)和终本案件信息。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